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最新發布,協和、華西、301、瑞金、中山列前五

 行業新聞    |      2023-12-07
作者:唐聞佳 孫國根


今天(11月25日),由國內同行專家擔任評審的復旦版《2022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和復旦版《2022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在上海發布。這是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作為獨立第三方開展的公益性項目,也是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連續第十四年發布。


今年,全國共100家醫院進入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45個專科(前10名)榜上有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位列《2022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前五名。


走過14年,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究竟讓我們看到了什么?今年的榜單又有什么變化?


北上廣“三足鼎立”局面被打破,“多地開花”之勢呈現


從本年度百強醫院榜單看,北上廣醫療高地優勢被“新興力量”進一步打破,“三足鼎立” 局面已轉呈為“多地開花”之勢。如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復旦版《2022年度全國醫院綜合排名》中均已躋身前十名。這些不同區域醫院的快速成長,與這些醫院十余年來持續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大力度”投入醫學科技、人才建設資金等密切相關。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談到,如今排行榜與發布初期相比,前十名中,除前三名無變化外,第四名至第十名已有很大變化,上下浮動達10名之多,甚至有的醫院已跌去十幾名。“由此證實,在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引導下,學科建設越來越受各大醫院重視,不進則退、少進也退的良性循環已然成為排行榜評價體系的基本邏輯,競爭機制。”


縱向比較歷年榜單看,2011年是北上廣“三足鼎立”鼎盛時期,那年,在復旦版全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前30名中,北上廣醫院占2/3,達20家;2012年度降至17家;2020年度進一步下降,僅占1/2,只有15家(今年亦保持在15家)。這一數據對比再次佐證北、上、廣以外的很多醫院已經或正在崛起。
“復旦醫院排行榜讓醫院看懂自己,也看清別人。”高解春說,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初心和宗旨是為學科建設樹一個標桿,因而一直強調專科排行榜更具意義。


“社會大眾普遍關注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但我們更希望大家關注復旦版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他進而談到,“復旦版醫院排行榜發布以來,雖短期內看不出醫院排名有大變化,但我們觀察到,由于學科帶頭人的更換、流動,環境的變化,競爭力的加強和各大醫院間學科建設方面的你追我趕,導致排行榜排名此起彼伏,變幻莫測。”


這一排行榜還有一個 “黑馬之謎”。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如新增學科,就會使參評醫院的排名出現較大波動,讓某些醫院一下子“靠前”很多,比如上升18名甚至30名。對此,高解春表示,有人說似乎每年排行榜會出現“異常”超前的“黑馬”,其實黑馬的出現都與這一年納評學科的新增有關,如當年邵逸夫醫院成為當紅黑馬,就與這年新增了全科醫學、并與該院該科名列前茅有關。


出現黑馬的第二個原因是,如某醫院引進了一名“強有力”的學科帶頭人,學科帶頭人的流動會帶動學科建設,所以也會出現黑馬效應。


出現黑馬的第三個原因是,院士的加入、國家獎的獲得和高影響因子的學術論文發表。


今年新增疼痛學科、運動醫學科、罕見病學科


從“變化”來看,今年復旦版《2022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增加了三個學科:疼痛學、運動醫學和罕見病學;專家評審學科從一開始(2010年)的18個,前些年的42個增加至今年的45個。


談到“增科”理由,高解春說增加學科的一貫原則是:


一是隨著學科的發展和細化,有些學科已經從傳統學科中“分離”出來,譬如說以前的心胸外科現早已成為心外科和胸外科兩個獨立科室,今年的疼痛科實為從麻醉科中分離出來。


二是看學科的成熟度,國家已明確規定三級醫院必須設立的三級學科,且大多數三級醫院已經擁有這一學科并獨立成科。


三是盡管這一學科是新興學科,成熟度還不夠,但該學科已經成為國家發展趨勢,并納入醫院排行榜后,將有利于該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如健康管理學科,以前健康管理大多歸屬于醫院體檢中心,但國家提出“健康中國”理念后,健康管理必然成為一個重要學科、重點發展方向,故前幾年已將其納入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


“目前先進國家已出現專職健康管理師,隨著我國健康管理進一步發展,相信中國也會出現許多優秀的健康管理師。”高解春說。


今年新增的疼痛學科、運動醫學科、罕見病學科體現以上要素。在本次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中疼痛學排名第六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疼痛科主任馬柯教授說,疼痛學科是醫學發展至今社會需求廣泛的一級臨床診療學科,疼痛學科未來必將成為更加微創化,智能化,整體化的現代醫學學科,可為更多慢性疼痛患者提供更優質的疼痛醫療服務。


目前,我國老年人、年輕人的運動損傷均呈上升趨勢。今年《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新增運動醫學科的初衷就是希望加強學科建設。此次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在《2022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中排名全國第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原主管醫療的副院長、現任上海市六醫院黨委書記馬昕教授說,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成立時間并不長,是新興學科,但發展動力很足,科室人員干勁十足。“從醫院角度來說,早早就發現這個學科是很有前景的學科,所以在人員、硬件配置,政策方面很支持,對其發展傾注了很多心血。”


談到為什么增設罕見病學科時,高解春說,大家或許還記得2014年夏天全球最火的一個游戲——“冰桶挑戰”,該游戲的主要發起人是時年37歲的漸凍癥罕見病患者Patrick Quinn, 如今他已不幸離世,但那個火爆游戲成為全世界的共同記憶,激勵數千萬人去了解和關心罹患這種疾病的人們。


國際罕見病聯盟秘書長楊佩蓉表示,復旦版醫院排行榜以敏銳的嗅覺,第一次將醫院診療罕見病的綜合能力列入評估標準,是大膽而有意義的嘗試,對推動我國罕見病和精準醫學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高解春說,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將罕見病科納入,希望進一步促進與之相關的臨床遺傳學、臨床免疫學的融合和發展,更希望通過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罕見病研發機制,讓醫保部門與藥企攜手,在提升醫療水平、降低藥價讓病人可承受的同時,也讓藥企有利可圖,走上良性循環之路。


不同排行榜“位次”很不同?榜單緯度、視角差異


“為什么我們醫院在這個排行榜上很靠前,在另一個排行榜中落后了?”對此“高頻”疑問,高解春表示,如今排行榜很多,這與不同排行榜關注的不同視角、緯度有關,它們間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


比如,復旦版醫院排行榜的視角和緯度是以學科為對象,因此對學科的可及性,可讀性、權威性更強。因為它主要圍繞臨床聲譽“做文章”,臨床創新、學科影響、病人感召力、學會任職、科研產出等疊加效應都會對學科聲譽的排名產生巨大影響。


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從可及性來說,已對我國所有醫院(包括部隊醫院)實行“全覆蓋”,這有利于患者在全國任何區域找到一個心儀的醫院、適合的專科就醫看病。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主持的STEM(中國醫學院校/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行榜,評估時亦以學科為單位,但更注重醫院科技量值,學科的科研產出、學術影響和科技條件決定了該榜的三個維度。


2022年度STEM排行榜評估的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研究對象覆蓋全國1644家家三級醫院(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221家),最終發布了綜合及31個學科前100名醫院,綜合科技量值列位前十名的醫院依次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而復旦版2022年度百名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的前十名依次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高解春分析,如此產生不同的評估結果,就因為考核指標、考核維度和考核視角不同。


據悉,今年評委專家庫總人數從去年的5406人進一步增至5655人(增幅達4.61%); 今年共向5655名專家發出邀評函,收到專家有效回執從去年的3553份增加到3782份,增幅從去年的65.7%上升至66.9%,繼續領先于“排行榜評選常態化”已有33年歷史的美國最佳醫院評選33.5%的專家有效回復率。


高解春表示,十余年前的第一年(2010年)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專家庫人數只有1824人。按慣例,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會每年接受新專家的評審資格申請,更新專家庫;從2021年起,已不再向“連續兩年未參評的評委”發出評審邀請,名額由新入專家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