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院建設“換擋提速”,華為探索最佳實踐路徑
行業新聞 | 2024-06-11來源:中國網科學
5月28日-30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主辦的“智慧醫院助力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學術交流大會(Smart Hospital Advanced Quality, SHAQ)”在北京隆重召開。
這是一場備受關注的行業大會。大會釋放出的重要信息之一,是“智慧醫療分級評價標準”正在進行全新修訂,評級體系將有所調整。
眾所周知,智慧醫院相關評級是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重要的“指揮棒”。這次標準的全新修訂,意味著智慧醫院“三位一體”(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的建設框架得以進一步完善,智慧醫院建設即將進入“換擋提速”的關鍵階段。
作為此次大會的支持單位,華為集中展示了助力智慧醫院建設的創新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并攜手多家醫院用戶分享了聯合推進智慧醫院建設的最佳實踐路徑。
智慧醫院建設需要整體架構設計
2018年以來,以信息化推動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已成行業共識。信息化相關政策法規的密集出臺、新技術的突破式進展,為醫療信息化發展帶來了更多可能。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信息標準化研究部負責智慧醫院建設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并在本次大會上介紹了“智慧醫療分級評價標準”的修訂思路:新標準的建設指向錨定“初心所在”,也即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是永恒的主題;新標準更加重視“夯實基礎”,包括基礎建設、信息安全、數據質量等;堅持“所評即所用”,進一步貼近臨床、服務、管理的實際應用需求;同時將致力于“創新引領”,包括新的制度、新的流程、新的技術等。
事實上,“智慧醫院”的概念自提出至今已有10余年,其內涵外延不斷豐富,理念思路迭代更新。華為認為,未來智慧醫院的建設方向是“以人為本,科技、醫療與建筑的融合,開放并持續演進”,并以此構筑了包含“五新”要素的智慧醫院框架,也即以“新技術”為支撐,耦合開放共贏的“新合作”,構建全感知、全聯接、全智能的底座,向患者提供就醫“新體驗”,向醫護人員提供診療“新模式”,向管理者提供“新運營手段”。
在這一指導思想的指引下,華為構建起“1+1+3+1”的智慧醫院整體架構,即1張融合網絡、1個數字化平臺、3個應用中心、1個大腦。
1張融合網絡:融合物聯網、有線、無線、5G等多種網絡技術,該網絡能夠實現醫療活動全對象的互聯,為醫院提供穩定、高效、安全的數據傳輸服務。
1個數字化平臺:通過全院統一的數字平臺,構建面向未來演進的公共核心能力和功能,并基于此構建面向業務應用的多個業務能力中心,如院區管理能力中心、醫療大數據AI能力中心、5G遠程醫療能力中心、醫療物聯網能力中心等。
3個應用中心:面向智慧醫院的“三駕馬車”,也即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個領域,支持相關創新應用的構建與落地。
1個大腦:通過運營管理中心(HOC)實現智慧醫院數字化運營,實現運行監測、決策支持、聯動指揮。
在華為攜手醫院用戶的智慧醫院建設實踐中,這一架構已充分體現出以下三大特點:
首先,整體架構松耦合,可根據醫院業務發展及未來規劃,分步驟增加功能模塊,實現IT基礎設施的平滑演進。
其次,通過打造一體化醫院數字化底座,推動智慧醫院的建設模式從“應用技術的拼接組合”向“統一集成”轉變,有利于后續數據利用工作。
第三,安全可信,開放合作。華為不但提供全棧安全可信的整體解決方案,還攜手醫療行業伙伴孵化聯合解決方案。這一架構能支持伙伴在醫療行業“用好”華為產品,使華為產品在醫療行業更“好用”。
打磨沉淀智慧醫院建設“方法論”
截至目前,華為已服務國內超過1800家三級醫院,在復旦版2022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TOP100醫院中,華為累計服務的醫院用戶達99家,其中絕大多數都在智慧醫院相關評級中獲得優異成績。在這一過程中,華為與醫院用戶一起,打磨沉淀出一套頗具特色,且可復制、可推廣的智慧醫院建設“方法論”。
首先,智慧醫院需夯實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于在ICT基礎設施的核心優勢和根技術,華為致力于為智慧醫院打造堅實的“數智底座”,提供基于“云、網、邊、端”協同的全棧自研產品,確保智慧醫院的業務連續性和數據安全。
例如,在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面對帶寬升級難、運維壓力大等網絡難題,醫院攜手華為搭建了IP+POL全光方案,實現故障率低、鏈路異常業務“0中斷”等目標。貴州省人民醫院通過部署華為F5G全光網絡解決方案,實現了一張網同時承載內外兩張業務網,保障轉發安全及業務可靠性,通過光纖到護士站、病房、診室,構建高效的醫院自助就診體系。
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基于以華為遠程視頻通信技術為核心構建的遠程醫療視頻融合平臺,充分融合云化、4K、5G、協作、人工智能等產品和技術,逐步建成7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每年開展遠程綜合會診4萬多例,已成為遠程醫療的標桿。
其次,智慧醫院建設應率先聚焦核心業務場景。
在智慧醫院建設中,華為專注于醫療、科研和管理等核心業務場景,通過與醫院用戶、醫療行業伙伴的協同合作,探索和實現信息技術在這些場景中的創新應用。
比如,華為深度融合數字技術與病理業務場景,推出全球首個支持全院級無卡頓閱片和病理無損壓縮算法的“數字化病理存儲系統”,幫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打造“智慧病理科”,實現1秒調閱1000張病理切片的高效體驗,并大幅提升病理切片的壓縮率,解決醫院病理科閱片慢、存儲難、共享難等業務痛點,幫助醫院走出病理科這一信息化建設“洼地”。同時,華為還推出“數字化病理一體機”,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快速、低成本的數字化病理解決方案,推動優質病理診斷資源下沉。
基因分析需要AI和超級算力、存儲高吞吐和網絡低時延等關鍵科技能力。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與華為合作,利用架構、計算、存儲的多維創新,將人類全基因組的分析時間從24小時縮短至7分鐘,用“中國速度”刷新了基因分析的時效。
第三,智慧醫院建設應堅持數據驅動與智能決策。
智慧醫院的“智慧”來源于數據驅動的智能決策和流程優化: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才能輔助醫生診斷治療,輔助醫院管理者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運營效率,并推動個性化醫療服務發展。
華為強調數據的重要性,通過構建醫療大數據平臺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支持醫院的數據分析和智能決策。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正基于與華為合作打造的ROMA平臺,致力于實現物理世界的數字化,打造數字融合的一體化監管和決策體系,利用云的能力與融合網絡,建設包含醫療運營、安防、消防及能耗在內的一體化統一視圖。通過這種全院資源可視、局部整合協作、單點執行監測的“智慧大腦”,幫助醫院管理決策者從全局角度體會到智慧醫院的建設成果。
在醫療大模型方面,華為打造了開放的AI基礎軟硬件平臺,并已聯合科大訊飛、醫渡科技、深睿醫療等伙伴,在智能影像、智能問答、文件檢索、多模態等多個領域推出“華為醫療大模型一體機解決方案”,為醫療用戶提供開箱即用的AI全棧解決方案,加速醫療垂直領域大模型的落地和創新。
第四是智慧醫院建設應注重發展的可持續性。
智慧醫院建設不僅要考慮當前需求,更需著眼于長遠發展,才能面對未來挑戰游刃有余。華為的智慧醫院整體架構采用分層解耦、模塊化設計的方式,允許醫院根據自身需求規劃,分步實施,平滑升級,以應對未來技術發展和業務增長的需求。
北京協和醫院與華為合作,搭建了基于HCS云底座的、可演進的“協和云2.0”,既能滿足當前資源需求,還具備可演進能力。當未來面臨新的業務上線需求時,“協和云2.0”可快速擴展出新的IT能力,主動響應,為各類智慧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智慧醫院必定是兼收并蓄、開放包容的。華為注重技術創新,倡導開放合作,已與眾多醫療行業伙伴攜手,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共同為醫院用戶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智慧醫院解決方案。
智慧醫院建設是一個持續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堅持長期主義,謀劃好、制定好、落實好智慧醫院建設總體規劃。華為將持續深耕醫療行業,不斷打磨智慧醫院建設方法論,打造智慧醫院建設最佳實踐,賦能更多的醫院用戶